logo

新聞資訊

資訊分類
/
/
/
智能建筑與普通建筑的區別

智能建筑與普通建筑的區別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豐維維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6-29 16:57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智能建筑與普通建筑的區別

【概要描述】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豐維維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6-29 16:57
  • 訪問量:
詳情
一、區別:
(1)從技術角度看,智能建筑與傳統建筑最大的區別就是智能建筑各智能化系統的高度集成。
智能建筑系統集成,就是將智能建筑中分離的設備、子系統、功能、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集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統一協調的系統,實現信息、資源、任務的重組和共享。智能建筑安全、舒適、便利、節能、節省人工費用的特點必須依賴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統才能得以實現。 
(2)節能
以現代化商廈為例,其空調與照明系統的能耗很大,約占大廈總能耗的70%。在滿足使用者對環境要求的前提下,智能大廈應通過其“智能”,盡可能利用自然光和大氣冷量(或熱量)來調節室內環境,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按事先在日歷上確定的程序,區分“工作”與“非工作”時間,對室內環境實施不同標準的自動控制,下班后自動降低室內照度與溫濕度控制標準,已成為智能大廈的基本功能。利用空調與控制等行業的最新技術,最大限度地節省能源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特點之一,其經濟性也是該類建筑得以迅速推廣的重要原因。 
(3)節省運行維護的人工費用
根據美國大樓協會統計,一座大廈的生命周期為60年,啟用后60年內的維護及營運費用約為建造成本的3倍。再依據日本的統計,大廈的管理費、水電費、煤氣費、機械設備及升降梯的維護費,占整個大廈營運費用支出的60%左右;且其費用還將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所以依賴智能化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可發揮其作用來降低機電設備的維護成本,同時由于系統的高度集成,系統的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員安排更合理,使得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4)安全、舒適和便捷的環境
智能建筑首先確保人、財、物的高度安全以及具有對災害和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智能建筑提供室內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新風以及多媒體音像系統、裝飾照明,公共環境背景音樂等,可大大提高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智能建筑通過建筑內外四通八達的電話、電視、計算機局域網、因特網等現代通信手段和各種基于網絡的業務辦公自動化系統,為人們提供一個高效便捷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2、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 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建筑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其技術基礎主要由現代建筑技術、現代電腦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
 據《2013-201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億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長態勢發展,2012年市場規模達到861億元。
3、傳統建筑:
 中國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藝術源遠流長。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藝術風格等各有差異,但其傳統建筑的組群布局、空間、結構、建筑材料及裝飾藝術等方面卻有著共同的特點,區別于西方,享譽全球。中國古代建筑的類型很多,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建筑等。
 特點:
 傳統是一個民族或地區在理與情方面的認同和共識,屬于文化范疇。傳統系指文化傳統,傳統文化的總體決定傳統建筑的基本形態,傳統建筑也從一定的角度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形態,兩者是不可分的。因而,傳統的特點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國傳統建筑正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觀的傳承載體和表現形式。
(1)大氣
體現在大門、大窗、大進深、大屋檐,給人以舒展的感覺。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閉的空間,既遮陽避雨,起庇護作用,又視野開闊,直通大自然。大氣,最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氣
體現在四角飛檐翹起,或撲朔欲飛,或者立欲飄,讓建筑物(包括塔、樓)的沉重感顯得輕松,讓凝固顯得欲動。若“大氣”產生于理,則“生氣”產生于情。情越濃,藝術性越強。中國傳統建筑造型的藝術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而西方傳統建筑的藝術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著的雕塑或繪畫——觀賞藝術,無法給建筑物自身帶來生氣。
(3)富麗
體現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壽命長,顏色鮮艷,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在各種環境中富麗堂皇。其較高的成本,象征著財富和地位。
可見,大氣、生氣、富麗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豐碩的內涵,三者結合形成了中國建筑的傳統。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Copyright ? 2019  江蘇中建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蘇ICP備1606170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揚州